(通讯员 李燕媛)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,弘扬革命精神,进一步激发党员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的模范带头作用,
辛亥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汉阅马场首义广场南端,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遥相呼应。博物馆的整体造型呈一个“V”字型,寓意着胜利,也预示着武汉的腾飞。整个博物馆外墙颜色采用了“楚国红”,与武昌古城墙颜色一致,从侧面看,三块几何形 “破土而出”,仿佛在颂扬湖北人“敢为天下先”的首义精神。
进入博物馆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象征着共产党之基的壁雕《共和之基》,武昌首义志士们前仆后继,耳边似乎能听到他们疾行的脚步声……整座雕塑长
本次所参观的大型主题展《共和之基——辛亥革命历史陈列》,一共5个展厅,依次为“晚清中国”、“革命原起”、“武昌首义”、“创建共和”、“辛亥百年”,这五个部分紧紧抓住清末到辛亥革命救亡图存的历史主线,以重大历史事件,重大人物为支撑,文物与场景并重,全景式展现了辛亥革命艰难的历程。
步入第一展厅,即刻两面条约墙向头顶压来,《南京条约》、《虎门条约》等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让人喘不过气,条约墙尽头是被列强分割得支离破碎的《晚清时局图》,大清王朝已垂暮,长权辱国,日甚一日,社会动荡,民生维艰。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,觉醒的中国人开始顽强地探索救国复兴之路。洋务运动,戊戌变法,立宪运动显示了体制内变革的尝试,义和团运动,自立军起事,展现出民众救国的力量。
值得一提的是,自立军起事失败后,唐才常被捕于汉口,并在
第二展厅“革命源起”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,受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,走上革命的道路。此展厅内,“孙中山赴檀香山”的复原场景十分逼真,站立的少年孙中山和端坐着的母亲在轮船上,凝神远眺大海,船下沿有灯光闪耀,声光电融合,颇有波光粼粼的效果。这是根据孙中山自述“十三岁随母往夏威夷岛,始见轮舟之奇,沧海之阔,自是有慕西学之心,穷天地之想”,而以真人比例还原的场景。1894年11月,孙中山再赴檀香山,创建兴中会,第一次提出“振兴中华”的口号。
进入第三展厅,仿佛进入了武昌城内小巷,耳边传来一阵阵狗吠声和蛐蛐叫,暗夜黑影里弥漫着重重杀机,“花园山聚会”微缩场景镶嵌在墙内玻璃里。青石板、老屋、古树、小巷茶馆、德和酒庄、街上奋勇当先的革命党人……一幕幕微缩实景,
第四展厅是展览“创建共和”主题,进门就是巨幅油画《黎元洪祭天》。
接下去,展览用声光电手段,营造了枪炮齐鸣、慷慨悲壮、气贯长虹的场景,再现了刘家庙之战。展厅中,黄兴“笃实”押角章、睡衣等,湘军步队独立第九标阳夏血战纪念章、沪军都督赠名誉章、康有为为吴兆麟题词横幅“为民兴利”,黄兴骑马率民军指挥阳夏保卫战雕塑,无不反映当年的实况。
展厅中,大家在走路不经意间脚踩着互动版晚清地图,响应湖北的省份便会亮起蓝灯,直隶、山东、河南、甘肃、新疆、东三省等纷纷起义,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。此外,还用一面墙展示了宋教仁、林森、
第五展厅“辛亥百年”,百年辛亥,百年峥嵘,百年沧桑,百年巨变!展厅中间最为特别的是有一个大圆台,盘面上是展示长江把武汉分成三镇的近代工业的地图和面貌,手一触摸,地图、图片、文字介绍就显现在眼前,如汉阳铁厂、武昌造币局等,非常直观便利。
走出最后一个展厅,大家的思绪还沉浸在一幕幕辛亥革命的人物、场景与事件中。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、洒热血,为民主共和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他们奋不顾身、前赴后继,视死如归、大义凛然,追求着共和之梦。诚如
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参观,而是一次革命思想的大洗礼!这一段民族复兴的历史,也是中国梦的开始。它将激励着全体支部党员秉承优秀的革命传统,继续弘扬革命精神!尤其是当前恐怖势力和邪教组织的恣意破坏,局势较为严峻,这更要求全体支部党员保持清醒的头脑,坚定信仰和立场,发挥党员教师的特殊作用,积极引导学生学法、懂法、守法,坚决抵制邪教、非法宗教等一切社会丑恶现象,远离非法宗教和宗教极端主义的侵蚀!并且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进一步发扬辛亥革命仁人志士“敢为人先”的精神,勇当先锋,为银河和中南大的发展添砖加瓦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!